等级赋分制是新高考规定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等级赋分制简单来说,就是对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而后依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赋予其对应等级的分数。
等级赋分的基本思路:将每门选考科目的同一类型考生成绩按照分数高低依次排序。排序中,根据比例划分不同等级,按照公式赋予不同等级分。
等级赋分制是将选择同一学科的同学分数对比排名,再进行赋分,有利于解决考试难度不同而导致的不公平现象,也保证了成绩的可比性和区分度。总体来说,等级赋分制比传统高考计分规则更为合理和公平。
第一步:依据原始分确定所在等级。按照新高考考生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A、B、C、D、E共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分别约为15%、35%、35%、13%和2%,从而将考生的原始分转换成了等级。
第二步:根据各等级转换后分数区间对应表确定转换后分数区间。将A至E五个等级内的新高考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对应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段,从而将考生的等级转换成了等级分。
第三步:依据等比换算原则,得到等级转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