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24年共有共计39所院校开展强基计划,这39所强基计划院校皆为985、211工程大学。下面整理了强基计划院校名单,供大家参考。
| 序号 | 院校名称 | 是否为211 | 是否为强基计划 | 类型 | 省份 |
| 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综合类 | 安徽 |
| 2 | 清华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综合类 | 北京 |
| 3 | 北京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综合类 | |
| 4 | 中国人民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综合类 | |
| 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理工类 | |
| 6 | 北京理工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理工类 | |
| 7 | 国防科技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军事类 | |
| 8 | 中央民族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民族类 | |
| 9 | 北京师范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师范类 | |
| 10 | 中国农业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农林类 | |
| 11 | 厦门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综合类 | 福建 |
| 12 | 兰州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综合类 | 甘肃 |
| 13 | 中山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综合类 | 广东 |
| 14 | 华南理工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综合类 | |
| 15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理工类 | 黑龙江 |
| 16 | 华中科技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综合类 | 湖北 |
| 17 | 武汉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综合类 | |
| 18 | 中南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综合类 | 湖南 |
| 19 | 湖南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综合类 | |
| 20 | 吉林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综合类 | 吉林 |
| 21 | 南京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综合类 | 江苏 |
| 22 | 东南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综合类 | |
| 23 | 大连理工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理工类 | 辽宁 |
| 24 | 东北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理工类 | |
| 25 | 山东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综合类 | 山东 |
| 26 | 中国海洋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综合类 | |
| 27 | 西安交通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综合类 | 陕西 |
| 28 | 西北工业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理工类 | |
| 29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农林类 | |
| 30 | 上海交通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综合类 | 上海 |
| 31 | 复旦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综合类 | |
| 32 | 同济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综合类 | |
| 33 | 华东师范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综合类 | |
| 34 | 四川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综合类 | 四川 |
| 35 | 电子科技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理工类 | |
| 36 | 南开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综合类 | 天津 |
| 37 | 天津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综合类 | |
| 38 | 浙江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综合类 | 浙江 |
| 39 | 重庆大学 | 211 | 强基计划 | 综合类 | 重庆 |
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通俗的讲就是,选拔有兴趣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只是这种招生限定了招生专业的范围,但所招收的专业都是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如果能被录取上,前途是不可估量的。